日本西部和歌山县的白滨町有一只叫做永明的大熊猫,已经生了14只幼崽,是全球最为多产的熊猫。中国去年举办了一次有关大熊猫繁殖的国际峰会,白滨町独特的繁殖方法吸引了许多注意。这种方法让人惊讶。白滨町的动物园有着全球最为成功的繁殖中心之一,我们用了1000天密切跟进这个项目,成功地记录了整个繁殖过程,从生殖前到看护阶段,属于史上首次。新生熊猫面临着生命危险,即使微小的改变也可能致命。产后压力致使母亲变得暴力,熊猫幼崽极为脆弱,抚养它们需要许多人类关怀,但白滨町的动物园将其减少到最小,试图唤醒母亲的母性。
《李沧东:讽刺的艺术》由法国导演Alain Mazars执导,讲述找寻李沧东导演的作品和导演的开始,以及成为导演前李沧东的故事。就像《薄荷糖》倒叙回溯过去一样,这部纪录片也从《心跳声》制作过程开始,回到《绿鱼》,进而讲述导演之前的生活。 除了作品以外,还有曾于李沧东导演合作的演员们包括刘亚仁、李大卫、全度妍、宋康昊、薛景求、文素利、文成根演员的采访,可以更加生动地了解制作当时的情况。随着李沧东导演本人亲自前往当时的拍摄地并交流的过程,不仅可以了解作品的导演意图,还能听到对艺术本身的讨论。
美国著名博客主持人麦克罗维,来到华盛顿特区,记录所见所闻的同时,带领观众回顾美国历史中那些重要事件。
科学探索也可以丰富有趣,节目组跑遍法国甚至全球,通过丰富有趣的实验,与医生、各行专家的探讨,结合生动的漫画揭秘大脑思维
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被吸引到埃米尔野生动物和犀牛保护中心,都是为了一个重要的目的…。不惜一切代价保护这些不可思议的动物。本系列节目突出了志愿者们所经历的每一天的生活。
年轻人用音乐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新认识、对父母的代际反抗,以及抗议东德的社会和政治氛围。在这部公路电影中,导演与不同乐队的乐迷和成员交谈,记录了20世纪80年代末东德音乐界的部分场景。影片介绍了Silly、Chicorée、Sandow和Feeling B等乐队(现为Rammstein乐队的吉他手Paul Landers和键盘手Christian "Flake" Lorenz)。
中国有一句古话: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。 树锋和味芳,这是一对生活在上海的耄耋老人,是导演赵青和制片人冯都的叔公和叔婆。他们年轻的时候就相识,因为树锋的上一段婚姻,味芳在不经意间等了他十几年,人到中年两人才在一起。当他们携手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一段岁月,味芳却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。 树锋和味芳都出生在上世纪20年代,树锋从小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,讲究“仁、义、礼、智”。在树锋的记忆中,最美好的时光是童年和青少年时期:同堂生活、吟诗颂词、研习书法……之后的命运却是他无法主宰:政治运动、工作调动、丧妻别女……直到1970年,他和味芳走到一起。 将近半个世纪的相伴相守,对树锋和味芳来说,爱是记忆,爱是缘分,但爱也意味着良心、道义和责任。在他们心里,无论对方年轻还是年老,明白亦或糊涂,都不可能磨砺掉内心深处的那份爱,因为爱已经变得淡然纯粹、深入骨髓。 如今没有子女在...
Sixteen mustangs, four men, one dream: to ride border to border, Mexico to Canada, up the spine of the American West. The documentary tracks four fresh-out-of-college buddies as they take on wild mustangs to be their trusted mounts, and set out on the adventure of a lifetime. Their wildness of spirit, in both man and horse, is quickly dwarfed by the wilderness they must navigat...
回想早期的电子音乐,你很可能会看到男性在推动着按钮、旋钮和界限。虽然电子音乐常常被认为是男性的天下,但事实上,从一开始,女性就参与了那些定义未来声音形态的设备、技术和比喻的发明。作为影片的主角之一,劳里·施皮格尔解释说:“当女性作曲本身就充满争议时,我们女性尤其被电子音乐所吸引。电子技术让我们创作出的音乐可以被其他人听到,而无需被男性主导的体制所认真对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