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国巴黎,孤独的小男孩帕斯克(Pascal Lamorisse 帕斯克•拉莫里斯 饰)独自走在上学的路上,他无意中捡到一只红气球。红气球仿佛一个淘气却又乖巧的孩子一般,紧紧跟随着小男孩去学校、坐车、上教堂。它为帕斯克带来了莫大的快乐,但是一群坏孩子嫉妒帕斯克有这么神奇的红气球,他们偷偷尾随,试图将气球打破…… 本片荣获1957年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项、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特别奖、1956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最佳短片奖、1956年路易德吕克奖。
乌克兰前年的申奥片,摄影风格类似老塔【潜行者】的诗电影,以苏联大清洗为背景的高分,导演奥莱斯•萨尼恩的第二部被选送的申奥片,上一部是2003年的《Mamay》,和乌克兰的历史有关,又是饥荒,又是大清洗。算是一部讲民族独立的革命电影,用儿童视角,讲小人物的冒险,用外来者的眼光见证一段沉重的历史。
这是一部年轻题材的音乐剧,暑假里,来自比佛利山庄的年轻女孩儿詹妮弗,去参观其父位于巴拿马城的沙滩酒店。在那里,她与酒店洗碗工肯相爱了。尽管他们的生活背景不一样,但都拥有对舞蹈的热忱,两人搭档参加了第二年度佛罗里达州全国舞蹈大赛。但就在这时,詹妮弗的父亲发现了他们的恋情,并且反对两人在一起。詹妮弗和肯必须克服困难,完成比赛,还要获得詹妮弗父亲的首肯……
乔·阿尔文、小莱斯利·奥多姆将加盟传记影片[哈丽特],先前宣布加盟的卡司包括辛西娅·埃里沃、克拉克·彼得斯等。塞斯·曼恩(《国土安全》)执导。哈丽特·塔布曼生于1822年,原本是生活在马里兰州的黑奴,1849年她逃到北方,不久后加入到帮助奴隶逃亡的美国“地下铁路”中,成为最活跃的领袖之一,多次回到家乡带领其他奴隶逃往北方。南北战争爆发后,塔布曼积极参战,成为北军中为数不多的女性,战后她投身了争取妇女权益的运动。哈丽特也是首位登上美元的女性。影片将于下月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开拍。
电影分为两部分,讲两对男女的相遇相知,有点儿公路电影味儿。首先出场的是阿朗(刘雅丽),她是港深公路上一间酒吧的收银员,竟日看着人来人往,彼此间看像熟络实则陌生,她惟独对货柜车司机阿春(卢惠光)暗生情愫,认定他是带她远离这个枯燥世界的人。而另一边厢,出场的是沦为妓女的阿Cat(李惠敏),她希望以出卖身心来换取一笔金钱,好让她从此离开这个丑恶的世界,但监管她的马夫Danny(陈豪)却令她的愿望幻灭,因二人日久生情,而Danny又身负巨债,Cat赚来的每一分钱都为他偿还赌债。不过,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,二人毅然踏上不归之路。
新媒体电影《回到那年夏天》尝试描写更大多数人在青春期的情状,减少传奇的编撰,而力求还原一个更大多数人所熟悉的经历过的一段高中岁月。多数人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或者海枯石烂,而常常是因为一些莫名的不知觉的原因而在一起,或分开。《回到那年夏天》就是想表达这种属于多少人的青春恋情,相信这里有很多人的...
东方欲晓,少先队员特木尔、斯琴兄妹悄悄走出蒙古包争着去劳动。哥哥特木尔说妹妹年纪小,而妹妹斯琴却要掌羊鞭,妈妈格日乐说服特木尔,母子三人愉快地去劳动。党支书苏和带领全体牧民一起劳动,儿童们也学做各种活儿。朝克图大队呈现出一片繁荣兴旺的景象。牧主巴彦不甘心失去的“天堂”,怀着仇恨毒打大队的羊群。斯琴发现后,挺身夺过羊鞭,严厉地质问。特木尔查明情况,抓住巴彦,苏和闻讯赶来怒斥巴彦,并表扬了特木尔、斯琴。兄妹二人请求去为集体放牧,苏和同意了他们的请求。迎着朝晖,兄妹二人高兴地挥鞭出牧。牧场浩瀚,兄妹精心地放牧着羊群。天气突变,风雪交加。兄妹不畏风狂雪暴,奋力护羊,拢羊进圈。巴彦怀恨跟踪而来,割断圈绳,暗中破坏。在仓惶逃跑时,丢失了刀鞘。兄妹拾到刀鞘,断定有人捣鬼,他们一面奋力追赶羊群,一面细心察看情况。在与风雪搏斗中,兄妹急中生智,将红领巾系在沙柳上,给亲人留下了鲜明的标志。茫茫草原,风雪弥漫。解放军和牧民并肩战斗,四处寻找兄妹。妈妈和几个女牧民在雪地里发现了斯琴丢失的鞭子,正当人们为兄妹的安危担忧之时,苏和赶到,扬起在沙柳上发现的红领巾,激励众人克服一切困难找到兄妹,率众策马加鞭,沿着红领巾所指引的方向飞速前进。雪夜严寒、饥饿疲惫侵袭着兄妹。兄妹互相激励,保护着羊群。巴彦妄图毁灭罪证,欲夺回刀鞘。兄妹不畏强暴,英勇抵抗,终因伤重昏倒在地。党支书苏和、解放军和众牧民及时赶到,兄妹愤怒揭发巴彦的罪行,告知巴彦的去向,军民飞马围捕巴彦。盛夏草原,百花争艳。妈妈、众牧民与少先队员们迎接伤愈归来的小兄妹。兄妹接过党支书苏和赠送的羊鞭,纵身跨马,驰骋在千里草原上。